圆明园被毁前照片吓死人 圆明园损失了多少亿
2023-03-23 06:30 ca 蜻蜓知识 浏览: 4590 作者: tiger
这是50年代的台湾,还比较正常的街景图片
看这个是当时50年代的台湾省,是很正常的街景图片。
广告片也都是大字报形式的,跟现在的也好像。布庄、百货、表行……
下面这个,应该就是一帮学生,在参加什么活动。
在前面老师的带领下,大家手里拿着小旗子、经幡一类的东西,听老师说教。想起了我上学的时候啊~
上面的字是看不清晰了。
不过也看得出来,算是比较有秩序吧~
50年代,美国大兵在台湾“帮忙”,暗藏玄机
抗战胜利后,光复台湾。台湾刚摆脱日本殖民,光复还不足5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就派第七舰队入驻台湾地区。说是要给台湾提供帮助,包括经济、技术、军事等方面。
所有的冠冕堂皇的帮助,其实都源自于蓄谋已经的觊觎。
那个时候,美国就已经看上了台湾优越的地理位置。
安排军队进驻台湾就是最好的证明了。
沉浸在光复后的喜悦中,却不知早已暗藏玄机~
那时候就已经留下了巨大的悬念~
这些大兵在当地,每一个都是“大爷”,普通老百姓是不敢惹的。他们在政府的保护下自然不会安分守己。也不知当时有多少遭到迫害。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到处寻花问柳,看这几张老照片。
你看看这个手~
不知道回到宿舍后,他们会不会互相炫耀~
这真的是如此真挚热烈的情感吗,难以想象~
别以为我不懂英语,那个大写的”HOTEL”,你们这是要干啥~
这个小表情,怎么都觉得有点浪~
好,这一趴,过~
下面这个小插曲真的吓到我了~
这个街头照片,真的“吓到我了”。你看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第一次看时吓一跳。最讨厌这种东西了。
所以,亲爱的网友,你看清楚他手里提的是蛇还是鳝鱼?
都很吓人~
还是要做美好青年。
接下来看一些正能量的照片,顺便揭秘~
正在学习的台湾青年们,仔细一看,发型都是一样的,好精神。
如此一致的头发统统斜向左侧,这是为啥?
还是他们四个,衣服发型都是一样的~
这些青年女子们,蹲在一起吃大锅饭~
猜测是个女子学院之类的~
终于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了,原来头发也可以斜向右侧。
原来他们一直用的是这种课桌。
下面这张照片一定要仔细看~
这么强烈的对比,仿佛是在给我们讲述百年故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位漂亮的女士,烫着当时最流行的卷发,穿着露肩小洋裙,拿着手提袋,购买了一串香蕉。
高跟鞋也衬得她更有气质了。跟我们现在的女生装扮很像。应该是富家小姐或者富家太太。
可是当我们仔细看时,把焦点放在那个老妪身上。
猛地发现,她的“三寸金莲”。她应该是来自需要裹脚的时代。
而她旁边的女士则穿着很洋气的高跟鞋。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此鲜明的对比,猛然恍惚,这应该是“穿越”了吧~
底层人民是不用裹脚的,想必曾经也是大户人家。
每个阶层都有各自的苦楚,时代不同了,当她们出现在同一张照片上时,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反差感。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我有点激动。想起那段屈辱的历史,想动手了。莫要拦我~
那段屈辱的历史,历历在目~
在那个清朝末期的时候,可能还有人正在裹脚。
那时候“林则徐虎门销烟”“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圆明园被毁,文物被抢”“袁世凯政党”“日本侵华战争”“伟大的领袖毛泽东”“10年内战”……
等等还有很多或大或小的惨痛事件,都发生在那个时刻……
而台湾省,自《马关条约》割让给日本之后,从1895年至1945年的这50年之间,想必也不好过。
日本殖民期间,一直以帝国主义姿态控制管理台湾,专制独裁,野蛮掠夺和疯狂剥削。一方面打击当地人,一方面又希望迅速发展,将技术、制度、文化等等。
台湾学生们上课要穿她们的服装,学习她们的礼仪,他们希望能跟日本文化同化,这种教育方法逐渐渗透至每一个角落。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英美三国于1943年,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规定: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1845年7月26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接受《波兹坦公告》,决定履行《开罗宣言》,宣布投降。
至此,由国民党进行光复台湾。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
有时候一张照片道不尽历史,但历史却“创造”了这张照片。
台媒:解放军“模拟攻击台湾本岛”东部战区继续在台岛周边实战化演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蜻蜓百科-做你身边的百科发动机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蜻蜓百科-做你身边的百科发动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