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任总参谋长 解放军现任总参谋长

2023-04-12 16:49  ca 蜻蜓之家  浏览: 7670  作者: tiger  

建军初期和红军时期

中共中央军事部参谋科解放军总参谋部的雏形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于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但是在1927年5月,中共中央军事部就设立了参谋科,由聂荣臻任参谋科科长,这是我军总参谋部的雏形。

注释:中共中央军事部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雏形。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中央之下应有职工运动、农民运动及军事运动委员会"。同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对"军事运动委员会"提出更正,说"应改为'军事部'"。自此,中共中央设军事运动指导机构--中央军事部,由当时任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张国焘兼首任部长(1925.12—1926.9)。

从上述资料可以了解到

中共中央军事部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雏形。首任首长是张国焘(1925.12—1926.9)。后由周恩来接替张国焘并在下面三个阶段担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门首长,即1926.9—1928.10;1929.8—1930.2;1930.8—1931.6。

1927年5月设立的参谋科则是中共中央军事部的参谋机关,是我军总参谋部的雏形,聂荣臻首任参谋科科长。

红军时期的总参谋长

刘伯承和叶剑英轮流执掌

1927年12月1日,参谋科撤销,1928年,中共六大后,再次筹建中央军事部,下辖参谋科。

1930年,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编制草案》,根据这个文件的规定,中央军委设立了参谋部,由刘伯承任参谋长。

1931年11月,正式设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其首长称为总参谋部部长,叶剑英出任此职。

1932年10月将总参谋部部长改称总参谋长,由刘伯承担任总参谋长。

1933年5月,总参谋部正式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部,叶剑英任总参谋长。

1934年改选刘伯承担任总参谋长,叶剑英、张云逸任副总参谋长。

不久,因红军作战问题上,刘伯承与李德、博古发生冲突被免职,实际由叶剑英负责。

遵义会议后,刘伯承再次出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

1936年,红军进入陕北并进行再次调整,刘伯承任总参谋长,叶剑英、张云逸任副总参谋长。

建军和红军时期历任总参谋长

第一任

参谋长

聂荣臻

1927年5月

第二任

参谋长

刘伯承

1930年5月

第三任

参谋长

朱云卿

1931年1月

第四任

代参谋长

郭化若

1931年5月

第五任

总参谋长

叶剑英

1931年11月

第六任

总参谋长

刘伯承

1932年10月

第七任

总参谋长

叶剑英

1933年5月

第八任

总参谋长

刘伯承

1934年2月

第九任

总参谋长

叶剑英

1935年11月

第十任

总参谋长

刘伯承

1935年12月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中共中央军委总参谋部

1937年8月22日,洛川会议后,中共中央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随后成立军委总参谋部,萧劲光任总参谋长。

193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彭雪枫任参谋处长。

1939年,因萧劲光担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员,总参谋长一职由滕代远接任。

1940年改由王若飞担任。

1941年,叶剑英回到陕北,随后担任军委总参谋长兼第18集团军参谋长。

1945年8月23日,中共七大会后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组成新的中央军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兼任总参谋长,叶剑英为副参谋长。

整个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只设有军委总参谋长(先后由彭德怀、周恩来担任)和军委作战部,并无总参谋部的名义。

1947年6月,出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或总司令部的名义,但一直没有以总参谋部的名义出现。

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后,胡宗南率部进攻陕北,彭德怀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1947年8月30日中央决定总参谋长一职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代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时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任总参谋长,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任副总参谋长,但是并未设置总参谋部。

1950年,徐向前因生病,总参谋长一职由聂荣臻代理。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总参谋长

第十一任

总参谋长

萧劲光

1937年8月

第十二任

总参谋长

滕代远

1938年1月

第十三任

总参谋长

王若飞

1940年5月

第十四任

总参谋长

叶剑英

1941年2月

第十五任

总参谋长

彭德怀

1945年6月

第十六任

总参谋长

周恩来

1947年3月

第十七任

总参谋长

徐向前

1949年10月

第十八任

代总参谋长

聂荣臻

19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粟裕是解放军总参谋部

首任总参谋长

1954年10月,设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粟裕担任总参谋长。

1958年,粟裕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被批判而免职,由黄克诚代任。

1959年9月,庐山会议上,因支持彭德怀主张,黄克诚被罢免总参谋长职位,由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长罗瑞卿出任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

1965年,因罗瑞卿事件,罗瑞卿被免去总参谋长职位,改由杨成武代理。

文化大革命期间

1968年,杨余傅事件的爆发使得杨成武被罢免代总参谋长。广州军区司令员黄永胜调任总参谋长。

1971年,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张才千担任副总参谋长。同年九一三事件后,林彪骨干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纷纷被调离总参职位,而由由副总参谋长张才千主持工作。

1975年,再度出山的邓小平出任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从而结束了自九一三事件后长期无总参谋长的情形。

1976年4月的四五运动导致邓小平停止职务。总参谋部的日常工作由杨成武代理主持。

改革开放以后

1977年,邓小平恢复了包括总参谋长在内的党政军领导职务。

1980年3月,邓小平辞去总参谋长职务,开始全新着手对军队编制进行改革,总参谋长一职由中越战争中表现上佳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担任。

1987年11月,杨得志辞去总参谋长一职,调济南军区政委迟浩田任总参谋长。

1992年1月,迟浩田接替秦基伟出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总参谋长一职由济南军区司令员张万年出任。

1995年9月,中央军委委员兼总后勤部部长傅全有接替迟浩田,任总参谋长。

2002年11月,南京军区司令员梁光烈出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

2016年1月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总参谋部改为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

解放军总参谋部历任总参谋长

第一任

总参谋长

粟 裕 大将

1954年5月

第二任

总参谋长

黄克诚 大将

1958年10月

第三任

总参谋长

罗瑞卿 大将

1959年9月

第四任

代总参谋长

杨成武 上将

1965年12月

第五任

总参谋长

黄永胜 上将

1968.3-1971.9

第六任

总参谋长

邓小平

1975.1-1976.4

第七任

代总参谋长

杨成武 上将

1976年4月

第八任

总参谋长

邓小平

1977年7月

第九任

总参谋长

杨得志 上将

1980年3月

第十任

代总参谋长

迟浩田

1987年11月

第十一任

总参谋长

张万年

1992年11月

第十二任

总参谋长

傅全有

1995年9月

第十三任

代总参谋长

梁光烈

2002年11月

第十四任

总参谋长

陈炳德

2007年9月

第十五任

总参谋长

房峰辉

2012年10月

第十六任总参谋长

战斗英雄李作成,升任联合参谋部参谋长!

战斗英雄李作成

1979年参加对越作战

连 长

1979年,时任广西军区边防独立师3团8连连长的李作成,带著连队与敌人血战26昼夜。

英雄连队的英雄连长

广西军区边防独立师3团八连连长

1979年战斗结束后,八连被中央军委授予“尖刀英雄连”荣誉称号,

李作成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29岁的李作成也因此入选中共十二大主席团。

军史上的李作成

1979年2月17日,广西军区边防独立师3团8连在保肯地区进攻战斗中,担任团的尖刀连,负责歼灭3、4号高地之敌。该连以迅速勇猛的动作,大胆实施扦插迂回,勇猛冲击,经过5个多小时的战斗,毙敌47名,俘敌4名,圆满完成战斗任务。我军伤39人,亡18人。战后全连荣立集体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该连“尖刀英雄连”光荣称号。

战斗经过

保肯高地与我方阵地一河之隔,驻守保肯高地的“保肯公安屯”是越南当局“净化边境”疯狂反华的“模范公安屯”,兵力2个排60多人。

3号高地是敌人的核心阵地,有一个加强排驻守,高地筑有坚固的壕沟掩体,周围设有铁丝网、竹签、钉板等障碍,还埋设了防步兵地雷,敌人欲以其坚固的阵地,依靠火力固守。

2月17日6时40分,我炮兵部队以猛烈的炮火对3、4号高地进行了20分钟的猛烈袭击。

8连在炮火袭击同时,兵分两路沿鬼屯岭凹地穿插,6分钟就推进了800米。

7时30分,1排占领4号高地西200米的青山岭,2排进至3号高地西侧的无名高地,切断了4号敌人逃窜的退路。

此时,敌人用轻重机枪向我1、2排阵地疯狂扫射,因我军队形密集,伤亡10余人。

连长李作成当即组织轻重机枪掩护,令重武器摧毁敌火力点,并请求营迫击炮压制3号高地之敌。

8时30分,3、4号高地之敌继续以猛烈火力阻挡我军前进,配属该连的坐力炮炮弹已经打完,连长一面请求营炮火支援,一面调整部署,改变打法,重新发起进攻。

1排长率2、3班交替掩护前进,迅速进入4号高地南的凹地,敌发现后拼命向下投弹和射击。利用梯田、土坎迂回前进,当距敌10多米时,投出一排手榴弹,借助爆炸烟火冲上4号高地,同时副连长带1班也从青山岭西侧冲进4号高地。经15分钟的战斗,占领4号高地,全歼守敌10多人。

占领4号高地后,3排也插到4号高地北侧,完成切断敌人退路的任务,鉴于3号高地敌人火力猛烈,工事坚固,2排伤亡大,连长决定3排加入战斗。

随后,连长带2排从西侧,指导员带3排从西南,1排从南和东侧同时对3号高地实施攻击。2排刚接近铁丝网,敌人以密集火力阻拦。连长李作成指挥机枪掩护,令4班用爆破筒和炸药包开辟道路,但因炸药包和爆破筒发火装置受潮失效,爆破没有成功。这时,营里吹响冲锋号。

破筒和炸药包引信受潮失效,偏偏此时冲锋号又吹响了,情况万分危急。

就在这时,我们的英雄连长李作成和通讯员用手将铁丝网扒开,钻进敌营,跃入壕沟与敌人短兵相接,迅速用手榴弹炸掉向二排射击的火力点,二排趁机跃过障碍向敌冲击。

连长继续沿壕沟搜索前进,在一拐弯处,突然与一个敌人遭遇,相隔不到2米,连长即先敌开火,击毙敌人。同时,1、3排也冲上敌人阵地,躲在暗堡、掩体里的敌人仍然以火力顽抗,战斗异常激烈,3排长左腿负重伤,仍然坐著指挥战斗,随后又有几个战士伤亡。

连长考虑到敌人工事坚固,直射火炮无法摧毁,决定改变打法,让两人用火力封锁暗堡口,一人迂回到后侧用手榴弹将敌堡炸毁,经过2小时战斗,炸毁暗堡9个,守敌大部分被歼。

10时50分,残敌退到一个核心暗堡内负隅顽抗,上级命令8连以少部分兵力攻打,其余迅速打扫战场,这时连长李作成右臂已两处负伤,但仍坚持指挥战斗,亲自率领一个小组攻打暗堡。

接近暗堡时,敌人扔出6颗手榴弹,小组全体卧倒,用无后坐力火炮向敌射击,但因敌工事坚固,连发5炮都没有奏效。连长即命战士掩护,自己葡匐接近敌人暗堡,在接近暗堡十几米的位置,连投几颗手榴弹,接著他又带领全组借助爆炸烟雾,端枪冲向敌堡,向敌猛烈扫射,把残敌全部击毙。

李作成,男,汉族,1953年10月出生,湖南安化人。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边防某守备师师长、某应急机动作战师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41集团军副军长。

1998年,年仅45岁的李作成升任第41集团军军长。但却在正军职岗位上停留了10年。

2013年7月,60岁的李作成升任成都军区司令员。2015年7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2015年12月31日,李作成任新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司令员。

2017年8月

李作成上将升任

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

精选内容:

1. 7米之内,一个训练有素的枪手VS一个训练有素的刀客

2.部队死亡400米障碍,跑过的请传下去!你最快多少秒?

3.哪里的风最重要?风如何的影响远距离射击,狙击手如何进行修风

4. 手枪速射的三种方法:本能射击法、反应射击法和突击射击法

5.军人为什么老说脏话?

温馨提示:

商务合作微信:zyd-198119 需要特战资料和咨询问题添加微信号:tzzj09 投稿微信:DD18250763860或QQ邮箱:2840886498@qq.com

欢迎来稿,选题、内容、题材不限,文章、漫画、视频均可。

关注国际时事热点,致力爱国主义国防教育。

TAG: 历任,总参谋长,解放军,现任,建军,初期,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蜻蜓百科-做你身边的百科发动机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蜻蜓百科-做你身边的百科发动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已有 40条评论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蜻蜓百科heme By 京ICP备11041704号-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