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的最通俗解释 内卷的十大危害

2023-04-13 00:53  ca 蜻蜓知识  浏览: 979  作者: tiger  

钱穆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钱穆就已经预见了“内卷”,解释了内卷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钱穆认为,我们今天的内卷来源于教育的失败。

西方的教育大体分为三大类:宗教教育、国民教育和个人自由的教育。这三者构成广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仅指学校的教育,主要是个人自由的教育,即知识和职业的教育和国民教育。教育的成功在于这三个方面的配合。

宗教教育在于培育国民的共同信仰。西方人一到礼拜天,进入教堂做礼拜,大家全都一样,在上帝面前,无论智愚成败一律平等。在其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失败时精神上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抚慰。

我们一直都不存在宗教教育,但是否存在共同信仰呢?我们一直在坚持共产主义信仰,但这是否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共同信仰呢?

钱穆并没有详细解释国民教育的含义,他以苏联为例,诊断苏联的教育以国民教育为中心,个人自由的教育均须配合国家意旨,宗教教育根本不存在。我理解他所说的国民教育应该类似于我们今天的爱国爱党教育。

如果教育专重于知识和职业,钱穆认为必然产生两大影响。一是使人与人之间逐渐分离,各不相关,另一为鼓励人与人的竞争。而竞争中只有少数的人能成功,其余大多数就成为了失败者。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只有竞争关系就必然导致内卷。在没有有效的精神抚慰手段时,失意的人不是颓唐消极(躺平),便是过激破坏。

以上是钱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分析,我们今天的内卷和躺平局面,他在七十年前便通过分析预测到了。

那么他又提出了怎样的解决之道呢?

钱穆认为应该从中国历史中寻求答案。儒家及其始祖孔子最看重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和文化教育,这一种教育中包含着一种宗教精神。儒家教育,其精神和效用可比拟西方的宗教。现在,我们要找到一个为大家共同尊崇的最高目标和对象,这个对象是所有人所共同情愿向之低头而受教的。而这一目标和对象又是人人可以达到的。

钱穆认为这一目标是“道”,圣人之道。他认为圣人只是一种人格尊严,是人人可以达到的。他举例说,一个小兵勇敢的服从命令,忠诚地牺牲生命,就已经尽了他的责任,便 有了人格尊严,便成了圣人。圣人只论人格高卑,不论职分大小。

大家对钱穆关于内卷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有什么看法呢?

马克思说宗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无论是宗教还是钱穆所说的道,均不能实质解决内卷的问题。这些都不过是在人们受到挫折和失败时更容易接受一些。但对治理者来说,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本文由王朝阳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TAG: 内卷,的,最,通俗,解释,十大,危害,钱穆,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蜻蜓百科-做你身边的百科发动机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蜻蜓百科-做你身边的百科发动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已有 40条评论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蜻蜓百科heme By 京ICP备11041704号-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