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的世界 人死后为什么要守夜

2023-04-14 05:48  ca 蜻蜓之家  浏览: 9386  作者: tiger  

01 寂静的血红荒原

无论是谁,一辈子总要走一趟火葬场的。

难道宇宙的尽头就是火葬场吗?

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研究人死后的世界,人有生老病死,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人真的会灵魂出窍吗?那么灵魂在人死后会去哪里,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在《摆渡人》这本书中,主人公迪伦在一场火车事故中,年仅15岁的她,成为了唯一的遇难者。

迪伦的灵魂飘出了身体,闯入了一片荒原。

这片荒原是血红色的,有撕扯灵魂的恶鬼,有满是毒剂的黑湖泊,有指引道路的光球......

还有一位专属灵魂摆渡人,引导灵魂穿过荒原,保护灵魂免遭恶魔毒手。告诉灵魂真相,然后把他们送到他们要去的地方。

当摆渡人牵起灵魂的手,血红色的荒原、黑压压的恶鬼,便会消失不见,灵魂看到的会是自己内心的风景,风景随心情变化,

在荒原中,灵魂可以不睡觉,不吃饭,不喝水。显现出的身体只是灵魂心像的投射,他们的的真实躯壳都留在了人间。

荒原的尽头,是另一个世界,那个地方所显现的样子,是灵魂内心最想去的地方,仿佛和人世间一样,但却少了些陪伴,只能等待,等待着自己期盼的人死后也来到这个世界。

02 独特的一部分

迪伦无疑是特别的,她让摆渡人爱上了自己。

摆渡人曾经关心着每一个灵魂,倾听他们的遭遇,尽力抚慰他们。因为他们失去了生命,也不再有未来,当然还要忍受抛下亲朋挚爱带来的痛苦。每一个在旅途终点对他挥手告别的灵魂都会带走他的一部分,将他的心掰掉一小块。

过了一段时间,摆渡人变得麻木无情起来。他不再安慰他们,所以灵魂们也不再进入他的心扉。在过去的几年间,引领灵魂对他来说无异于是日常琐事。他尽可能不多说话,能把真相瞒多久就瞒多久。

摆渡人成了一台冷漠的机器,死者们的卫星导航系统。

迪伦让曾经的摆渡人又回来了。

迪伦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事情的真相,然后平静接受,比很多寿终正寝的人都要成熟得多。她把摆渡人当人来对待,在这片荒原上,这可是很稀罕的事情。灵魂们都沉浸在自己消亡的悲伤中,甚至不曾想过他们的向导也是人。

在摆渡人看来,迪伦是个值得他保护、值得他关怀的灵魂。他愿意为了这个灵魂献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03 无常才是常态

迪伦5岁那年,父母离异,面对性格强势的母亲,父亲选择了退让,从此不再踏入家门。

迪伦失去了完整的家,独自承受着母亲的神经质,上学后她认识了好友凯蒂。

凯蒂在她受到欺负时会保护她,会与迪伦互相倾诉快乐与烦恼,可是好景不长,凯蒂因为父母离婚转学走了,迪伦失去朋友,再次陷入低谷。

15岁那年,她终于联系上了自己远在阿伯丁的父亲,就决定坐火车去看他。

而正因为这趟火车, 迪伦永恒的停留在了15岁。

这个是因为这样的童年经历,才会让迪伦即使面对死亡也依旧可以坦然面对吧。

突然想到王心凌的《彩虹的微笑》:“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雨下再大又怎样,干脆开心的淋一场。”

迪伦的生活中一直在淋雨,一直乌云密布,可是她很坦然的接受,学会享受淋雨的快乐。

正是因为如此,迪伦才会如此特别,才会获得摆渡人的倾心,才会敢于挑战规则,突破荒野的规则,改变自己的命运。

04 静静感受故事本身

《摆渡人》这本书的内容上其实有很多硬伤。

摆渡人本不是人,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从来就没活过,只是工具罢了。他们会随着灵魂的不同变换着自己的外形、语气与名字,那么他是如何体会人类的情感的呢?

迪伦从一开始就对摆渡人存在好感,那是因为摆渡人是根据她的喜好变换了自己的人物特点,在我看来,这份感情充满“预谋”。

而在荒野之中,灵魂不会觉得口渴、困倦与饥饿,但是他们却会感觉到辛苦与累,还会出汗,在我阅读过程中,会觉得格格不入,矛盾重重。尤其是迪伦清洗衣服,没有换洗内衣的情节,让我觉得作者在强行暧昧,加快进度条。

我看到很多人把《摆渡人》归类为玛丽苏言情,倒也没毛病,毕竟讲得是一个爱情故事。

但在这本褒贬不一的书中,我读到了一种直面困难的勇气:摆渡人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在满是困难的荒原中,只能自救。

无论读什么书,最重要的是自己收获了什么,不是么?

TAG: 人死,后的,世界,人,死后,为什么,要,守夜,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蜻蜓百科-做你身边的百科发动机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蜻蜓百科-做你身边的百科发动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已有 40条评论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蜻蜓百科heme By 京ICP备11041704号-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