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的特征 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

2023-04-17 21:33  ca 蜻蜓之家  浏览: 7434  作者: tiger  

创新思维是用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够突破常规思维的限制,以超常规甚至是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对于这个社会有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新思维在于用新的角度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那么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有什么关系呢?用一句话来说创新思维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我们想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我们就必须具备创新思维,科学技术的创新,使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人文思想的创新,则一步一步地将我们的文明推向更高阶的层次,在工作当中创新的idea很有可能是一个项目成或败的决定性因素,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而是因为缺少了创新性的思维,限制了我们在自己的领域,去取得开拓性成果的机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去提高创新性的思维呢,提升创造力呢?

首先我们要改变一种认知,所谓的创造力不是天才一般的拍拍脑袋就能够亮出一个令人惊奇的点子。我们感叹有些人他脑洞巨大,创意满满,似乎总是能够给出我们从未听过的好想法,但是即便对于那些天才这样的灵感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它不够靠谱也不够稳定,而且一味的追求这样的创造力,往往我们会陷入到一个巨大的困境当中,会让我们产生自我怀疑,让我们觉得可能我们天生就没什么创意,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要先摒弃的就是这种固化的先天决定性的思维认知。

分享一个小故事,在体育考试当中有一个科目是引体向上,尝试过的同学都知道标准的引体向上要完成是很不容易的,但事实上完成引体向上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正手握杆,也就是掌心跟着脸朝着同一个方向,这种方式做引体向上的其实是很困难的。

第二种是反手握杆,也就是手掌心面对着脸这种方式做引体向上,相对来说要容易简单一些。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啊两种方法所涉及到的肌肉群是不一样的,后者主要依靠的是肱二头肌,这部分肌肉平常就用的特别多,比如我们手提重物,其实就是在锻炼和使用我们的肱二头肌,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肱二头肌都是相对发达的,而且我们都善于操控这块肌肉,但是对于前者主要依靠的就是背部的三角肌,这一部分的三角肌,平常是很难得到有效的锻炼的,因此大部分人的背三角肌都不够强壮,那我们也不善于去操纵这块肌肉,这样一来正手握杆引体向上难度就会比反手握杆高很多。

其实创造力这件事情呢跟引体向上很相似,一个人的创造力往往跟探索问题,专注思考,归纳演绎这样高强度的脑力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可惜的是在我们从小到大经历的教育过程当中,让我们很少使用我们跟创造力有关的大脑,我们更加擅长的是对于给定的问题,沿着给定的路径来寻找答案,这并不是创造力。创造力需要的是探索未知,需要强大的自信来面对模糊和不确定,所以对于大脑思考的身体机能来说,用则进,费则退。

所以如果你想要自己的背三角肌,变得更加的强壮,最好用专门的设备和器械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样如果想要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最好也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创造力的基础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没有知识和经验的想象,只能是毫无根据的空想,或者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扎根在知识经验上的创新,才能够闪耀出思想的火花,经验越丰富,知识越渊博,想象力的驰骋面就越宽广,这里所说的广博知识,除了专业知识和专业相关的科学知识之外,还需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特别是阅读文学书籍,文学艺术对于培养提高创造力,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因为他们的表现方式是最为形象和生动的,而且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创新的过程。

生活经验的多寡也会直接影响到想象的深度和广度,丰富的生活经验是提高我们创造力的重要因素,比如说我们在生活当中用电饭锅做饭,会遇见糊锅或者是粘锅的现象,有经验的人就会知道放一些油或者醋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一步的把这一现象接引到高温防粘和润滑技术上,其实就是丰富的生活经验带给我们的创造力了,因此我们应当广泛的接触观察体验生活,并且有意的在生活当中捕捉知识和积累信息,对创造力的养成提供很好的条件。

进一步的我们要刻意训练自己雕琢问题的能力,什么叫雕琢问题,简单来说,我们针对一个现象提出问题,但是苦于求解时,我们要第一时间的反应过来,这个问题指向可能是不够清晰的,我们需要调整这个问题,而不是认为我们自己不够聪明,所以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比如很多的设计师都遇到过一个挑战,说要设计一把椅子,换句话说,他们要提的问题是怎样设计一把更好的椅子,可是我们都知道,椅子在过去数百年的时间里,已经被无数设计师和工匠们反复设计过了,不论是材质还是结构,我们都能够轻易地找到大量的优秀方案,可是我们要怎么突破,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这里的诀窍是改变这个问题,他们设计师脑袋里一直思考的,其实并不是怎样重新设计一把椅子,而是怎样重新设计坐这个行为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这样一下思路就打开了许多。

然后我们还需要注重培养我们的全局观,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创意和想象力,往往来自于发现若干信息背后的联系,而大部分人难以看到这些联系,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给自己树立一个全局观的概念。什么叫做全局观,我们想象一下战争片里,一般战场的最高指挥官,他都不会出现在战争的最前线,而是在作战指挥室里面对着一张巨大的地图或者一幅庞大的沙盘,不论巨幅地图还是沙盘,他们都是为了让最高指挥官能够站在上帝的视角全局的来审视整个战场,侦探片里不论是福尔摩斯还是柯南,我们都可以看到大侦探的工作室里一定有一面墙,他们的工作方式很简单,他们会把所有收集来的信息和资料,简报信件等等都贴在这面墙上,把相关的信息用红线连接起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发现隐藏在这些信息,背后的链接和线索,这个过程其实跟灵感的出现非常相似,在此之后我们还需要多多的参加创造性的活动,特别需要想象,所以参加各种创造性的活动时,培养的就是我们的创新思维,而且这是非常有效的。

比如我们在博物馆看展的时候,一开始我们可以根据作品的简介以及讲解人员的引导来了解问题,后期我们则可以尝试自己独立的来解释作品。发散思维想到不同角度的各个方面,再比如参加绘画,陶艺烘焙等等,需要利用创造性的技能,或者有条件也可以尝试参加一些写作和小说的比赛,因为在这样的比赛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在规定的题目和篇幅当中迅速地抓住读者,这对创造力也是一种挑战和训练,最后我们还需要培养我们强烈的求知欲。

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哲学的起源是人类对于自然,世界和人类自己所存在的惊奇,他们认为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往往使人们感到惊奇时,在情感上燃烧起对这个问题追根究底的强烈探索欲望,因此要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激发自己的创造学习欲望,首先就要使自己有强烈的求知欲,而我们的欲望往往是需要,在有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精神上的需要,就没有求知欲,这样我们就很难产生创造性的思维,其实这点在孩子身上体现是非常明显的,我们都知道孩童时期其实是我们最具有创造力的时期,这是因为孩子往往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就会使得他们看到的事物和我们不一样,同理一个人只有当他对于学习的心理状态总是处于跃跃欲试的阶段,他才能够使自己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积极主动上下求索的过程,这样的学习就不仅能够获得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啊还能够进一步的探索未知的新世界,发现未掌握的新知识,甚至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见解和新发明。

最后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创造力与我们使用大脑的方法有着很大的关联,头脑好坏的差别很多时候在于我们使用它的方法和习惯,平时我们需要多加训练头脑,自然的就会变得更加的灵敏了,反之如果我们只知道嬉戏玩闹,头脑可能就会变得越来越迟钝,每一次的创造性尝试都可以给我们的大脑带来一次鼓励,我们在训练创造性的大脑,其实也是为了成为一个创造性的自己。

TAG: 创,新思维,的,特征,基本特征,创,新思维,是,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蜻蜓百科-做你身边的百科发动机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蜻蜓百科-做你身边的百科发动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已有 40条评论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蜻蜓百科heme By 京ICP备11041704号-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