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意义 武昌起义内容及意义
2023-04-19 14:10 ca 蜻蜓知识 浏览: 3381 作者: tiger
话说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已完全成为了日本和西方列强侵华的工具和忠实走狗,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对满清政府彻底绝望了。1905年8月孙中山、黄兴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了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在孙中山领导下,同盟会不断发动起义,用武装推翻清王朝。虽然这些起义基本归于失败,但仍沉重打击了清王朝,扩大了同盟会的政治影响,迎接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1911年4月27日黄兴亲自领导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同盟会牺牲重大,牺牲的有72人被埋葬在黄花冈,被称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1955年被授予大将的张云逸也参加了这次起义,他说自己差点成为了七十三烈士。虽然牺牲很大,但广州起义影响也很大,鼓舞斗志、振奋人心。辛亥惊雷已隐约可闻了。此后,同盟会又把起义重心转到湖北武汉地区,在同盟会成立前后便在武汉新军中做了大量工作,1.7万余名新军中有三分之一参加了革命组织,加上同情革命的人很多,与革命为敌的占少数,为武昌起义打下了良好基础。10月9日起义计划泄露,不甘心坐以待毙的新军在熊秉坤等人领导下于10日晚发动起义,占领了武昌,接着汉口汉阳新军也发动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了完全胜利。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因此被称为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后,清政府急忙派兵进攻武汉,黄兴冒险来到武汉,带领革命军大举反攻,保住了武昌。武昌起义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革命党人在各地积极发动起义。10月22日湖南、陕西两省首先响应,11月3日上海也起义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25个省区中已有15个省宣告独立。武昌起义后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各省纷纷响应和各地群众自发的斗争,汇合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巨大洪流,在这个革命洪流中,反动的清王朝土崩瓦解了。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退位,不但结束了清王朝260余年的统治,而且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专制统治。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国人民思想上得到很大解放,人民也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权利,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虽然如此,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仍然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永远的闪耀着光芒!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蜻蜓百科-做你身边的百科发动机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蜻蜓百科-做你身边的百科发动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