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金是什么意思 吞金兽寓意

2023-04-22 04:46  ca 蜻蜓知识  浏览: 6499  作者: tiger  

大家看一些明清章回小说,或者说是一些古装武侠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台词。

“大人,犯人咬舌自尽了…”

“咬舌自尽”,古典文学里经常把这个作为犯人自尽的手段,因为犯人被衙役控制,个人行动不自由,所以只能选择以这种方式自尽,但是这“咬舌自尽”,在现实中似乎从来没听说过,啥叫“咬舌”啊?

舌头并不是人体的致命部位,以前一些凶狠的奴隶主之类的统治者经常使用割舌头的方式惩罚奴隶,但舌头属于肌肉组织,所以受到损伤会有巨大的疼痛,很多人都有吃饭的时候不小心咬到舌头的经历,是不是很疼啊。

一瞬间咬断舌头……这个听起来确实是非常重口味和血腥的一件事情,但是,以人的咬合力来说还是可行的,不过这个过程一定是非常困难和非常痛苦的,因为舌头是非常强韧的肌肉组织,所以像小说中那种很轻松就咬断了舌头,然后一命呜呼是不存在的。

而且,即使舌头真的被咬断了,人也是不会死的啊。

咬断舌头,人很疼,但一般也不至于被疼死;会出血,但这点血量也是不足以失血过多而死的,所以就有另一种说法,咬断舌头会导致窒息,断裂的舌头或者血液会堵塞呼吸道……但根据医学分析,其实这都是不可能发生的情况。

所以,所谓的咬舌自尽纯属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杜撰…

但除了这个外,古典文学还经常提到另一种自尽的方式,就是“吞金自杀”,典型的就是《红楼梦》中的尤二姐。

吞下一块金子,人会死吗?

当然也不一定会!金子本身并没有毒性,吞入纯金的物品一般不会导致死亡,现代就有误吞黄金结果被做胃镜取出来的例子,那古代说的“吞金自尽”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倒不是完全没有根据,古代的提炼技术有限,当时的黄金纯度一般不高,可能有一些其它的有毒杂质,这些毒物会导致人死亡;而且吞下金子后,如果金子在体内导致消化道出血等,会导致人死亡,这当然是非常痛苦的一种死亡方式。

不过,要说明的是,即使是这样,人也是不可能立刻死亡的,小说中那种吞金之后,人立刻死亡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说到这个就衍生出另一种方式了:服毒。

这个大家可能没什么疑问,服毒肯定是会导致死亡的,这个总不是杜撰胡说的吧,别说小说野史了,正史都有不少例子,这个当然没错,服毒的情况在古代肯定存在,无论是自尽,赐死或者是谋杀都有例子。

但是像电视剧这种表现出来的的,服毒立刻死亡的情况,那也不存在。

在现代化学工业出现之前,不可能出现工业制氰化物这种立刻致人死亡的化学物品,所以毒物都是天然的动植物或者矿物毒,比如大家熟悉的砒霜,鹤顶红…这些其实就是现在的三氧化二砷(砒霜中会混有大量的硫或硫化物,呈现红色,故又称“鹤顶红”。银易与硫起化学变化生成黑色的硫化银,因此常被用来试毒),但即使是这种剧毒,致死最快也要十几分钟。

古代的天然毒物只能从动植物或者矿物中提取,什么乌头啊,马钱子啊,钩吻,断肠草之类的东西,这些毒性还不如砒霜呢,古代甚至有服从毒药后没死的例子存在。

人类从4500年前就使用毒药作为武器,但一直到近200年,才发展出现代的化工科技。中国人传说中的“鸩酒”这种剧毒其实并不存在于古代。而且,古代的毒物提取非常困难,很难被大规模利用(不过也有例外,西南地区的一些士兵就喜欢把见血封喉树的毒汁涂在箭头上。)。

那中国古代,非常烈性的天然毒药有没有呢?当然也不是没有,比如刚刚说的见血封喉树,但皇帝把这个赐给大臣让他用于自尽基本不可能,因为他在中国基本只分布在很偏远的云南地区(很好理解吧,热带地区的物种多,所以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而且产量非常有限,不可能长途跋涉出现在中原地区。

那蛇毒之类的呢?这倒是个好主意,但是,你想想这个获取难度和获取量…

其实,古代士兵打仗与其说是用毒物,还不如用污秽更简单,什么意思呢?古代一些阴毒的弓箭手有在箭矢上涂抹粪便的习惯(17世纪的满洲弓箭兵就经常把箭矢在马粪中泡一下使用),这些会导致敌人伤口感染,古代军队中医疗条件非常差(古今中外都一样,现代的医疗服务基本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军队打仗的时候伤员太多,这使得他们更难得到良好的照料,所以南丁格尔这种人才很受军人敬重),一旦伤口感染,人死就是肯定的,所以这种阴招可以增加对方死亡的概率。

作者:云帆

TAG: 吞金,是什么,意思,兽,寓意,大家,看,一些,明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蜻蜓百科-做你身边的百科发动机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蜻蜓百科-做你身边的百科发动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已有 40条评论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蜻蜓百科heme By 京ICP备11041704号-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