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停是什么意思 买跌停的股票好不好

2023-04-23 02:38  ca 蜻蜓知识  浏览: 8509  作者: tiger  

炒股是一门技术活,同时,也要直面自己心理活动。很多时候,股价上涨严重偏离了股票估值,仍然有一大批投资者争相买入,但是,严重超跌时,存在估值回归空间,又无人问津。也有时候,我们把盈利的股票卖掉,留下亏损的股票,与“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的交易理念相违背。换句话说,有盈利就着急卖出,被套了反而始终不想卖。这些投资者行为,用传统的金融理论无法解释,所以才有了行为金融学,其实就是把金融学和心理学结合起来。这里就“股市下跌时,很多人不卖”这个现象,用行为金融学来解释一番。

确定效应

所谓的确定效应,就是在确定性的好处与不确定性的更大好处之间,倾向于选择确定性的好处。

打个比方,给你两个选择,第一是你一定能赚10000元,第二是你有80%的概率获得15000元,20%的概率什么都没有。你会如何选择?

实际的结果是,大部分倾向第一个选择,确定性拿到10000元。但是,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第二个选择才是对的,因为15000×80%=12000元,期望值大于10000元。

这个结果反映的就是“确定效应”,当人们处于收益状态时,大部分都是风险厌恶者。表现在投资上,就是投资者有强烈的获利了结倾向,喜欢将正在赚钱的股票卖出。投资者卖出获利股票的意向,要远远大于卖出亏损股票的意向。

损失规避

损失规避,通俗点讲,就是损失和获得相同数量的收益,人们对“损失”产生的痛苦,要大于对“获得”产生的快乐。生活中有类似的例子,你捡到100元的快乐,难以抵消丢失100元的痛苦。

有行为经济学家通过实验来证明这一理论。假如给你一个赌局,投掷一枚硬币,如果是正面朝上,可获得10000元,如果是反面朝上,则什么都没有。你愿意参与赌局吗?

实验结果证明大部分不愿意参与赌局,尽管从概论上看,得到和失去10000元的概率五五开。这个结果说明了人们的损失规避倾向。想想在投资股票时,时不时总惦记着亏损的股票,就算其他股票有赚钱,但是这种快乐抵消不了亏钱的痛苦。

反射效应

所谓的反射效应就是,面临损失时,在确定性损失与不确定性的更大损失之间,倾向于选择不确定的更大损失。

有个这样的实验,给你两个选择,第一是你一定会赔10000元,第二是你有80%的概率损失15000元,20%的概率不用损失。你怎样选择?

实验的结果,是大部分会倾向于第二个选择,但是,这样的选择违背了“理性”,因为-15000×80%=-12000元,风险大于10000元。

实验的结果就是,在亏损状态时,人们愿意抱着一丝希望,冒着风险赌一把。这个理论表现在投资股票上就是,大部分亏损后,仍有抱着股价以后会涨回来的希望,不愿意割肉,最终导致越“套”越深。

通过讲解上面的三个心理学的理论,是否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炒股路上,核心要战胜的不是对手,而是自己的心理。股票下跌后亏损,心理感觉到了痛苦,其他赚钱的股票赶紧卖掉,期望亏损的股票,未来股价会涨回来,始终持有,不想割肉。这就是为什么“股市跌的时候,很多人不卖”。

如果你觉得文章很棒,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光哥论财(aguchanghe),订阅更多的优质原创推文!

TAG: 跌停,是什么,意思,买跌,停,的,股票,好不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蜻蜓百科-做你身边的百科发动机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蜻蜓百科-做你身边的百科发动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已有 40条评论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蜻蜓百科heme By 京ICP备11041704号-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