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警方通报网友自称在街头被扎针 9岁女童惨遭500人杀害
2023-04-26 00:43 ca 蜻蜓知识 浏览: 7783 作者: tiger
出门走在路上,友好的搭讪可能会使心情美好一整天,但是最怕的就是飞来横祸,近日,两名网友分享了他们的倒霉事件,某天正走在路上,却被陌生人无端扎针,感到不知所措的同时,随即来到医院,请医生开具艾滋病阻隔药的处方笺。
但随后该事情却出现了反转,10月10号广州天河警方通报了事情的原委。网友A称被一名男子扎了针,但警方调查后发现该男子手中没有东西,且艾滋检测为阴性。
而另一名称被扎针的网友其实杜撰了这段经历,由于其有过不洁性行为,为了获取艾滋阻断药,因此编造了谎言,引起了大家的恐慌,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为什么被扎针的问题会引起广泛关注?
被针扎、艾滋等字眼无疑是引发大家关注的点。走在街头,被陌生人无端扎针,这种新闻屡见不鲜,国内外均有报道。那么,施行扎针的人到底有什么目的呢?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是绝对不会做出这种违背与社会伦理道德的事情。
而以下三类人群可能会做出这样的行为,第一类人群是精神病患者,它属于无行为能力人,对自己产生的行为没有任何的意识判断或者是价值判断。第二类人群是有报复社会心理的人,通常自己过得不如意,往往会伤害他人。第三类就是变态,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分裂性人格。
扎针的人并不是专业的医生,而是普通人,之所以需要大家高度警惕,是因为他们所使用的针管来源不确定,注射的液体不确定并且针管上和液体中可能含有具有传染性的病毒或者是细菌。通过扎针的方式将不明液体或者是细菌等注入到血液当中,均将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是不确定的。
这可能就是大家害怕的原因了吧。
如果真的被扎针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如果真的不幸被扎针后,不能掉以轻心,无论是否感染艾滋病等传染病,都要提前预防。
首先,被扎针的人应该立即到医院去,寻求医生的帮助,并说明自己被扎针的过程。毕竟专业医生见到过的患者比较多,一定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他们有更有效,更及时的治疗措施。
其次,服用艾滋病阻隔药物,艾滋病毒是一种极其微小的病毒,有时无法检测出来,只有当人体内产生针对艾滋病毒的抗体之后,通过医学检测才能被确认。从可能被感染到确诊的时间被称为空窗期,最长可达三个月,也有个别人空窗期达到六个月。
艾滋病阻隔药物的原理主要是阻止艾滋病毒的复制,成功率极高,并且服用越早越有效,最好是在疑似感染的三天内,也就是72小时,此时的阻隔成功率将达到99%以上。艾滋病毒阻隔药需要连续服用28天,并且费用比较高,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副作用,所以,经调查显示,由许多人无法完成整个暴露后预防疗法的过程。
对于走在街头被随意扎针的事件,大多数人以及社会各界都应该引起重视,这不仅会大大地扰乱社会秩序,同时也会造成传染病的大范围的传播,影响身体健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蜻蜓百科-做你身边的百科发动机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蜻蜓百科-做你身边的百科发动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