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九下《浣溪沙》
2023-04-13 01:08 ca 蜻蜓之家 浏览: 6126 作者: tiger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王观
人在江湖,王观身不由己,免不了辗转奔波,颠沛流离。太多的诗篇书写迎来送往、两情依依,太多的离愁纠结人心,痈断肝肠。读那些充满离愁别恨的诗歌,总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亲情、爱情和友情的向往和珍惜,同时又每每触动心怀,优思绵绵,感叹唏嘘。可是,就有那么一个词人,在春末夏初之际,送别自己的朋友,送别美丽的春天,没有一丝伤感,没有一点留恋,相反倒好像心生羡慕。这个人就是宋代词人王观,其词《卜算子》就是这样抒写离别情味的。
词人送别朋友鲍浩然,时间是春末夏初。这是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季节,不管是词人还是词人的朋友,对于风光如画、生机盎然的春天,总是爱恋和赞美。更何况,朋友此去,不是背井离乡、远走天涯,而是结束漂泊,回归故里,团聚亲人,自然更是激起词人的羡慕和向往。人人都有家,人人都有故乡,自从游子离开父母双亲、妻儿子女之后,重逢团聚的愿望就时时萦绕在游子心头。游子走得再远,走不出亲人的目光;游子走得再久,消不散强烈的思念。
鲍浩然此去,山一程水一程,山山水水,回环转折,迢逼千里。可是,他不害怕归途遥远、山水阻隔,他不担心凶禽猛兽、豺狼出没,因为春天与他同行,山水与他同伴。他的心中有盼头,他的行走有劲头。他要回家,回到白发慈母身边,回到温柔贤妻身边,回到可爱儿女身边,多少岁月,多少等待,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来了这一天,他能不高兴吗?在他看来,条条溪水、盈盈绿波都是脉脉含情;座座山峦、层层叠峰都是道道秀眉。这哪里是水陆兼程、风尘仆仆,这分明是怀人心切,归心似箭。一路兴奋,一路欢歌,一路期待,一路向往,说不尽有多畅快。
老杜当年惊闻安史之乱平息,黎民苍生复归安宁,大喜过望,心花怒放,当即纵酒高歌,放舟东下,辗转取道,回归故里。其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这样记录诗人回家的心情的: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老杜饱尝战乱流离之苦,长期漂泊西南,远离亲人,书信杳无,因而一旦天下安宁,能够回家,当然格外激动、格外幸福。同为回家,但和老杜心境不同,词人王观的朋友鲍浩然没有那么狂喜,有的多是浪漫柔情。看山是弯弯娥眉,看水是盈盈秋波,山山水水有情有义,这分明不只是在描山绘水,更是在描眉画黛啊!
透过朋友的离去,透过美丽的词句,我们不难觉察得到词人的歆羡和神往。词人也有家园亲故,也有娇美妻子,何时回家,何日团聚,何日温存,一切尽在不言之中。好词的魅力就在于感发和引动,像一根导火线,点燃你的激情;像一台发动机,激发你的生命能量。词人不像朋友那样幸福好运,可以回家,但是可以想象得到,词人更强烈地期盼回家,期盼团圆。他在春天送别朋友,也是送别一种希望,留给自己向往和向往落空之后的失望。他无限深情、无比惆怅地感叹。“王孙归不归”,谁知道呢?谁又能预测?年复一年,春过一春,我在这边,家在那边,妻子在那边,父母子女在那边,中间是天涯,这边到那边有多远,说不清,心中一派迷茫。似乎这就是宿命,无法改变。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奉劝朋友你,好好珍惜,好好爱恋,好好享受生活的美好、爱情的甜蜜,还有亲情的温馨。你还来得及,江南的春天还在等你,等你回去,笑脸相迎,温情相待。千万千万,放下一切,放下功名富责,放下荣辱利禄,放下诗书经卷,投入春天的怀抱,投入亲人的怀抱,投入妻子的怀抱,恬然安睡,美妙入梦。但愿你好梦连连,但愿你人生常圆。放慢旅途的脚步,沉静急躁的心,多停留,多陪陪他们,与父母共话沧桑,与妻子共叙温情,与孩子共享欢乐,与朋友共饮美酒!生活就该这样,生活就是回归本色。春天,你来过,你拥有。春天,我失去,我向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蜻蜓百科-做你身边的百科发动机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蜻蜓百科-做你身边的百科发动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